首頁列表圖片

我的開悟體會

每一個靈魂投生的目的不同,其經歷自然就不一樣;同理,其覺醒與覺悟方式也就不會相同。以下,我與各位分享自己親身體驗開悟的后的領悟,以及頓悟與漸悟的獨特與共通之處。 頓悟 頓悟者不是通過有系統、有條不紊地學習而達成。至少,筆者就不是。頓悟有點像從舊貨艙裡,在滿地沒有規律的拼圖塊上,找到並且完成了最後一塊拼圖。對於 “此心此佛” 的理解,正是筆者尋找到的最後一塊拼圖 – 凡事、凡思,皆用心、皆花心思便是愛。先心而後思,而非相反! 所謂的 “思”,更準確地說是 “沉思”。它並非左腦的單獨運行,更不是任何 “外部” 形式的修煉功法。而是我們的 “意識” 猶如大樹一樣,樹葉吸取陽光后、把這些光合作用輸送到樹枝裏、然後到樹幹;最後,沉入了心智之根;而樹根則把泥土中的養分又反過來,從樹幹中,經過樹枝,最後,滋潤了樹葉。同理,心智之根,讓我們的思維充滿愛的養分。這是一種 “內在” 的複合、循環的狀態。 同理,一個人通過 “沉靜” 的反復訓練……; 然後,再從...

揭開形而上學面紗:開講元學的探索

開講元學的主要目的:其一,是筆者想把自己在悟後持修中所悟所學與更多的人分享;其二,是爲了籌備 “ERIK ACADEMY (埃里克元學院 -中文暫定名)” 課程做準備工作;其三,希望元學有朝一日能夠成爲獨立於哲學以外的一門學科。元學的内容應該把形而上學與靈性研究融合在一起,并成爲學校裏的一門必修課。讓人們對於物質世界以外的多元宇宙有更深的認識。 在分享筆者爲什麽開講元學之前, 讓我們首先瞭解 “形而上學“、”玄學” 與 “元學 – 這些術語的來源與翻譯的準確性 (請參閱注釋);以及它們與哲學、神學和科學之間的關連性。 形而上學、玄學、元學 形而上學、玄學與元學均來自於 “Metaphysics” 的中文譯名。據說,“形而上學” 的中文譯名,是由日本明治時期著名哲學家井上哲次郎哲学家(Inoue Tetsujirō,1855-1944),根據《易經·繫辭上傳》中...

全球大重構正在進行中……

筆者所述的 “大重構” 不是指世界經濟論壇所提及的大重置, 而是繼續筆者早在二零一九年一月五日和二零二零年八月一日分別發表的 “天災人禍 -世界末日之象, 天啟?” 和 “不懼末日,唯恐無識” 的續文 – 它比我們人類目前所看見和正在經曆的遠為嚴重。 什麼是全球大重構? 全球大重構 (the Great Reset),它也被稱為 “大重置”。您也可以把它理解為 “模式轉變 (paradigm...

第四密度的阿爾法地球

無限造物主為了體驗自我,祂創造了無限的宇宙;並為了精神的演化,祂又在無限的宇宙中創造了八個密度。我們共同生活的地球,屬於宇宙中存有八個密度中的第三密度的星球。 地球已於二零一二年已經完成了此趟七萬五千年的經驗周期 -它處在提升到第四密度的地球密度轉換過程之中。人類此趟的文明也將在密度轉換完成後終結。瞭解更多……> 人類上一個最輝煌的文明是在亞特蘭蒂斯時代,這個時期是在公元三萬五千年到一萬五千年前發生。據說,在亞特蘭蒂斯傳奇時期,當時的人類曾經進入過第五宇宙元 (第四密度) 的文明;但隨著我們星球振動頻率的降低,地球步入了唯物主義的時代,並從第五宇宙元下降到第四宇宙元;最終,再下降到第三宇宙元, 亦即我們地球現在的第三密度。從五宇宙元下降到3D大約花費了一千年左右完成。這是發生在大約一萬三千年前的曆史。如讀者對於密度與宇宙元仍然陌生的話,請點擊去瞭解更多……> 第四密度星球對於人類來說如同天堂般的地方。您可以這樣理解,對於每一個文明來說,下一個密度都是他們的天堂。因為,下一個密度的事物最接近自己的認知範圍;再下一個密度或以上的文明世界,則遠超越了他們可以想象的範圍之外。比如說,第五密度的實體盡管仍然存有 “物質” 身體,但對於人類來說,這個 “物質” 身體已經是接近光了,擁有這種 “物質” 的生命以及他們所存在的時空早已大大地超越了我們認知的範疇;他們的繁衍的方式也完全不是人類能夠理解。還沒有閱讀過花心思主題文章 “輪回與畢業/收割” 的讀者,不妨點擊去瞭解更多……> 以下,筆者與讀者分享自己所理解的阿爾法地球 -這個即將到來的新文明,和將在哪裏生活的一些有趣的地方。 阿爾法地球代表了什麼? 阿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