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恐死亡,是因為我們不瞭解靈魂;

我們害怕孤獨,是因為我們不解自我;

當感到生命毫無意義之時,我們已經迷失了方向;

當渴望自由之時,我們的心已被囚禁在精神的牢籠裏……

– 米樂夫子

在幾天前的淩晨三點左右,我一夢醒來,腦海中不斷浮現出諸如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詞組和與此相關的畫面。我下意識地知道,又是我的指導靈提醒我去思考和分享與此相關的話題。此時的我睡意全消, 於是我跳下床、迅速地煮好一壺咖啡後,我便開始一邊品嘗著香濃的咖啡味道,一邊從穀歌搜索中開始尋找相關話題的文章。果然不出所料,盡管網上有不少同類型的文章。其中一些相當有趣,但它們離我所認知的觀念相距甚遠。我開始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如何能夠把神聖智慧與知識融進國內讀者習慣的 “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的話題裏,如何才能夠適當地表達和分享自己所領悟的東西?一如既往,隨著思緒的深入,這些超越我知識範圍的智慧緩緩呈現在我的腦海中,並隨著有節奏的鍵盤敲擊聲,正在呈現在讀者眼簾的文字緩緩地,一字一句地記錄到我的筆記本文檔中……夜雖深,意正濃

“三觀” 具有中國特色

當人們談論其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或 “三觀” 之時,您會馬上意識到,這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詞匯。因為,在西方社會裏,鮮有學術文章以 “三觀” 的形式去研究或討論。人生觀與價值觀在哲學上有基本的共識;而宇宙觀則在哲學、科學和形而上學上的爭論從不休止。沒有清晰的宇宙觀作為基礎去談論世界觀,其結果不言而喻 -它很可能都是 “主觀” 的。這不難理解。因為,意識形態的形成,首先與每一個人出生地、時代、和家庭密切相關;然後,信仰、教育與社會背景亦會在意識形態的形成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一個人的個性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會改變其思考模式與意識形態。

雖然,每一個人的意識形態有相似,甚至共同之處;然而,人與人的意識層面卻千差萬別。因為,人的本質不單單是那副外形相似的生物體,而是心/身/靈複合體生命的意義在於認識、瞭解和超越自我,而非誰比誰更優秀。可以說,人與人之間的 “三觀” 沒有什麼可比性,如果您真正瞭解人的本質是什麼的話。瞭解更多……>

對比的本身就是人的本性的展現。意識形態因思維產生而形成,但它也同時限制了您的思維和想象力。當然,這也是觀點與角度;或者是主觀與客觀的問題。您也可以把它理解為三維思維觀念與上帝視覺的分別。瞭解更多……>

討論到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時,我們不可避免地要探索宇宙觀和信仰等話題。以下便是筆者對 “三觀”,包括宇宙觀、信仰、意識形態及相關話題的見解與分享:

什麼是意識形態呢?

我們可以把意識形態 (Ideology) 理解為,個人或集體對事物的普遍認知和理解方式。它包括了感知、觀察、觀感、觀念、思考、價值觀等所形成的思維或意識的模式。你可以把意識形態理解為個人、群體或文化特有的思維模式或內容。它可能是一個系統的概念體,尤其是關於人類生活或文化的概念。因此,它可以構成社會政治計劃的綜合主張、理論和目標。

意識形態屬於意識 (家族) 的一部分。意識分七個層次;每一個層次內又包含了七個子層次……如此類推,直至無限。瞭解更多……>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區別與關系

筆者理解世界觀乃一個人對環境(宇宙、世界和地域)不同聚焦的主觀觀念與理解方式;人生觀則是一個人對生命或活著的意義的思考與生活的態度;價值觀是其對價值的實質、構成、標准的認知,比如判斷事物的好壞、是非、利弊、善惡等觀念。價值的內涵雖然豐富無比,主要還是分為物質性精神性的價值。

意識反映在每一個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上。上述的三觀,通常來說都是一個人的主觀觀念;一般人的世界觀,尤其是宇宙觀卻剛剛相反。由於條件的限制,大部分人的宇宙觀往往是被人為地植入; 還有就是受到世俗的觀念所影響。後兩者不一定就是客觀的。反過來,集體的宇宙觀影響了普世的價值觀;信仰或普世的價值觀孕育出文化,文化又熏陶出政治。換言之,有什麼樣的信仰,就會孵化出什麼樣的文化與政治;但是,在專制制度的國家裏,政治可以反過來控制文化與信仰。

文化與政治乃價值觀的體現。信仰不一定非宗教信仰不可, 您可以把它理解為一種信念。國家乃地域觀念;民族則是文化觀念。

人們三觀所展現的意識,乃意識本身的 “冰山一角”。藏在冰山之下,或意識大樹之根的部分是無法估量的儲存意識。它們可以通過潛意識無意識狀態底下被發掘出來。意識部分屬於另一個比較複雜的話題,另述。瞭解更多……>

一. 人生觀

相對而言,人生觀是最個人的。廣義來說,是人們對人生問題的根本看法。主要內容是對人生目的、意義的認識和對人生的態度,具體包括公私觀、義利觀、苦樂觀、榮辱觀、幸福觀和生死觀等。別人怎樣看你,或你如何看待別人並不重要。個人的人生觀卻意義非凡!因為,一個人的生活態度會影響、甚至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

個人的人生觀,基本上是一個人在其一生中對自我的認知過程。人生觀亦會隨著年齡、見識與經曆的增長和增多有所調整或改變。當一個人真正開始思考人生目的、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我是誰?此生目的……等等之時,他或她正在尋覓真相的道路上啟程。尋真之路漫長,但不尋無獲!

人生觀也是意識的一部分。意識的高低與膚色、年齡、學識、財富、地位並無必然的關系。事實 (Fact) 與真相 (Truth) 之別,雖差之毫厘,卻謬之千裏。瞭解更多……>

二. 個人與普世價值觀

價值觀,指的是社會、群體或個人對好壞、善惡、德行的一套判斷准則,並據此來衡量與評判其行為。法律、法規亦由此而衍生。

大部分人的個人價值觀都是從家庭、從比較開始。從小父母就在有意和無意之中不斷地灌輸給小孩他們自己的價值觀。比如,小孩想要買一個電動滑板,父母就會說腳踏滑板更好、更劃算。它既便宜又能鍛煉身體。比較或對比成為了價值觀的工具

在您的成長過程中,事無大小,從吃飯、穿衣、購物、上學、甚至結婚生子,父母直接或間接地參與或影響著您的生活。久而久之,一個人的價值觀就在不知不覺的比較中逐漸形成。由此可見,個人的價值觀的形成乃由最接近自己、最親近的人開始。

每一個人的價值觀都不同。有一些人接受普世價值觀,並以此為原則做人;另外一些人則認為自己對所謂的普世價值觀有更好的闡釋。它們之間的分別不礙乎是精神性與物質性之間的分野;靠近中間部分就是理想與現實的區別。舉一實例,有一些人,自認為對人性的瞭解而認為每一樣東西、甚至每一個人都可以用價錢來衡量;比如,給別人貼上標簽、定價位。他們甚至認為人人都可以出賣,包括身體與靈魂 -這是某一類人典型的價值觀理論。

而普世價值觀則大都是通過大眾媒介,諸如小說、電臺、電視、電影和社交平臺等公認而產生。舉一個例子:“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這就是普世公認的價值觀。但在現實世界裏,不是每一個人都會按照這個普世價值觀去行事、做人。反而您會看到更多的人會向現實低頭、向強權屈服。誠然,甘願為自由去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好漢大有人在。畢竟,他們不是大多數人。大多數人寧願過平庸的生活也不願意冒風險。在這種情況底下,您可以理解為大部分人的個人價值觀與普世價值觀是有一定的距離的。

同理,“誠實” 做人也是普世價值觀。然而,不同程度的 “撒謊” 似乎才是現實版的價值觀。普世價值觀的爭論點似乎已經下降到以不傷害別人作為前提的 “撒謊” 是否也屬於誠實做人上。中國如是,西方社會亦然。

三. 世界觀與宇宙觀

世界觀在廣義上,是一般人對世界乃至宇宙的廣泛認知,和他們對此的獨特經驗。狹義上,則是一個民族,乃至個人對於其它國家的理解與認知。這些觀念與其民族的文化、語言、政治、經濟、自然資源有密切的關系。這種觀念同樣可以應用在他們的宇宙觀上。關鍵是,離開自身經驗以外的所謂認知,更確切來說,自己的觀念是被別人的經驗或猜想所植入。您必須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否則,您就有可能陷入了人雲亦雲的陷阱裏。世界觀在嚴格的意義上不能包含宇宙觀。舉例,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屬於宇宙中的一個第三密度的星球,一個物質的世界。自然而然,我們絕大部分人的感官系統只能感知物質的存在

正如人類科學家發現,我們原來從科學角度認識的物質,僅僅是這個宇宙的百分之三。還有百分之九十七的部分是我們的科學家還沒有認識的。人類對於星際文明,人類起源幾乎是一無所知。那麼,值得思考的問題就是我們人類的世界觀是否只是我們自己的主觀意識?換一個角度說,我們是否只是瞭解一部分我們感官系統能夠感知的世界?

四. 現代科學對的宇宙認知有限

經常聽到和看到這樣的説法:“沒有科學的世界觀,就不可能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筆者認為,這樣的命題值得思考。首先,我們人類目前的科學對宇宙瞭解有多少?其次,我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又有多少是正確的?

科學家認為宇宙至少有140億年曆史;而人類是有了人以後才發展出來的理論。科學家尚且承認,他們從科學角度所認識的物質僅僅是這個宇宙的百分之三。科學是在不斷地繼續探索與發現之中。請問持此理論的哲學家,憑什麼作此立論?什麼樣的世界觀才叫正確呢?筆者常說:“科學是從下而上的探索與發現;真理乃由上而下的啟迪與揭示”- 僅供讀者參考。

宇宙觀對於一般人來說,由於條件的限制,我們的宇宙觀都是被人為地植入或受到世俗的觀念所影響,它未必就是真相。您思考過嗎?“一的法則” 也許對您有所啟示。瞭解更多……>

但無論如何,在筆者看來,宇宙觀、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意識在不同位置上的聚焦點而已,即宏觀與微觀之間縮放 (Zooming) 的分別

意識本來就是盤旋而上、逐步認知的過程人與人之間存在著觀念上的差異,是因為每一個人的意識 “鏽點” 不同。所謂的鏽點就是 “形變 (Distortion) 位置”。以擰螺帽作為比喻:螺栓比喻為一個人當下的意識狀態;螺帽為提高意識的工具;尋找真相作為推動力。當推動力大於阻力之時。螺帽會被緩緩地往上推 (擰) 進。這裏的 “阻力” 是指意識的鏽蝕或鏽斑,即意識的 “形變“。一個人的意識鏽斑越厚,其提高意識的螺帽就越難推進瞭解更多……>

五. 意識與密度一樣分八個層次

意識分七個層次;每一個層次內又包含了七個子層次……如此類推,直至無限。這就解釋了,為何人與人之間在意識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要想更快捷地清理意識上的鏽斑 (提高意識),通過諸如冥想禪定人格修煉的方法即可。第八個層次的意識屬於上帝的意識。瞭解更多……>

在筆者眼中,宇宙觀還被理解為上帝的視覺。這代表了超越了主觀意識,並包括了客觀存在的意義。換言之,宇宙觀不但是我們所處的空間/時的角度觀察宇宙;它也代表了在宇宙中的不同空間/時間時間看待其它,包括地球在內的不同時空的事物。

無論人們知道或同意與否,宇宙中存在著無數的不同空間/時間時間/空間 ;在這多元的宇宙中也同時存在著無數的生命體。這些生命體包括了生物體和非生物體

造物主創造了宇宙,並為其創造了八個進化層次,每個層次稱為密度地球與人類是存在於第三密度的星球與生命體。現階段的地球屬於第三密度物質文明,正處在過渡到第四密度的密度轉換期的過程之中。瞭解更多……>

六. 閉卷考試

對上帝是否真實存在的存疑是正常現象。因為,第三密度是所有密度裏唯一存有罩紗的密度。罩紗也被稱作 “遺忘的罩紗” 或 “精神失憶症”,它猶如閉卷考試一樣。人類無法瞭解考試的內容。它是理則專門為第三密度星球設計的機制。這個機制就是讓所有出生在第三密度的環境裏,如我們的地球的實體忘記了自己的真實身份,忘記了 “前世” 的經曆。這是必須的。只有通過這樣的 “混亂機制”,或自由意志法則,才能運行新個體化意識的複合。罩紗的作用是空間/時間現象,即它只發生在第三密度的星球。它不表現在時間/空間的領域。

有讀過筆者簡介的讀者可能知道,筆者曾經也是鐵杆的無神論者,通過數十年的尋覓真相的過程中終於找到了答案。相比之下,科學家哈雷就突顯其非凡悟性。當然,有牛頓的天才誘導功不可沒。該文章結尾的故事也許對 “上帝是否存在” 有一點啟示。

七. 世界觀有誤,人生觀和價值觀會正確嗎?

一個人的宇宙觀往往會反映在其人生觀和價值觀上。宇宙觀越清晰,其人生與價值觀就越清晰;反之亦然。同理,人類的文明是基於集體的普世價值觀上。集體意識的振動頻率愈高,我們的演化就愈快,文明就愈先進。反之亦然!

很多人都認為,雖然學校給人們灌輸了許多的知識,卻從未真正地給人們確立一個正確的三觀。這個問題不單是中國的教育問題,而是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性問題。上遊部分不改變,下遊部分則無法改善。上遊是意識的振動頻率;下遊則是意識形態,它包括了信仰、信念、文化和政治。

綜上所述,三觀(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乃意識一部分。但凡有意識,就存在物質性與精神性的不同觀念。比如說,大部分人感知不到的或者現有科學不能證明的東西,如 “上帝” 算不算客觀存在?客觀存在但又不能證實的東西,如 “靈魂” 如何定義?自古以來,人們把無法解釋的東西歸納到哲學和形而上範疇裏去,從而避免注定沒有結果的爭論。

筆者認爲,人類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都是建基於自己對於世界觀的理解之上。理論上來説,如果我們的人類世界觀不正確,我們的價值觀、人生觀都可能出現問題。問題在於,我們現代人類對宇宙的理解,特別是在科學和物理領域,僅限於物理層面。因此,我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確實也是建立在這樣的世界觀之上的。因此,我們必須反思我們的觀點是否存在偏見。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沒有結果的爭論不代表 “真相” 不存在。相反,真相猶如上帝一樣,無處不在。筆者所指的是 “觀點與角度” 的問題。當一個人無法置身於另一角度去觀察事物之前,他永遠只會持有從自己角度觀察以後所形成的觀念。可見,爭論的結果只會費時失事。

存在產生思維, 意識決定一切?

有人提出,存在決定意識,而非意識決定一切。存在決定意識的觀點,主要是指 “意識” 是被動的。這就回到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爭論,即 “誰是本源?” 的問題上了。形而上下可曾相安無事?!

這裏有幾個值得討論的重點:什麼是意識思維與意識的分別人的本質是什麼我們為什麼是人靈魂的本質是什麼?再進一步,什麼是事實?什麼是真相?世間本質與生命實相又是什麼?其實,答案早已藏在其中。請參閱筆者在 “意識與思維在本質上的區別” 的注釋。 瞭解更多……>

事實與真相的關系猶如聰明與智慧的分別:聰明的人不一定具備智慧;有智慧的人一定是超越了聰明事實不一定是真相;真相一定包含事實

同理,本性與本質有著巨大的差異。舉例,動物本性 (Natural,Instinct) 是竭盡所能的生存和繁殖,讓自身攜帶的基因留存得久一點。而人的本性,簡稱為人性,則複雜的多了。因為,人的本質乃心/身/靈複合體。人性又可分為人的本性(Human Nature)和人的本質(Human Essence)兩個方面來論述。人的本性乃屬性部分,主要指身體或生物部分;人的本質則是人的靈性部分,主要指精神或內在部分。人的本性與本質均與生俱來。本性在表,靈性在內。因此,在心智上而言,常人靈性的一面容易受到本性壓制,此乃第三密度的特別設計,稱為 “罩紗(Veil of Forgetting and Spiritual Amnesia)”。花心思稱之為 “閉卷考試“。瞭解更多……>

還沒有讀過以上博文的讀者,如果您能花一點時間瀏覽一下。我敢說,您一定會獲益匪淺。並非筆者有過人之處,此乃人人都可以獲取的神聖智慧和宇宙真理。盡管,在我們人類所居住的第三密度環境下,證明這些理論難度頗高。還是老生常談:真相無處不在但不尋無獲

信仰與價值觀

價值觀是人們適用於許多生活經曆所累積的抽象規則。 每一個人都有其獨特的觀念; 而信仰是人們相信是真實的並與過去的經驗相關的假設。 信仰往往植根於一種信念或宗教。例子,如堅信因果、善惡、命運等觀念。價值觀可以影響行為和性格,而信仰可以影響一個人的道德和價值觀。

信仰也可以被理解為一種信念,它與價值觀雖然不同,但它們可以相互影響。但是,在大多數的情況底下,價值觀植根在信仰或信念之上。換言之,價值觀是處於信仰或信念的下遊;再下遊的就是文化;文化的下遊是政治。如前所提,專制制度統治下的產物則相反,它可以控制政治、文化、以及意識形態。

筆者對 “三觀” 的態度

追求自己認為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聆聽自己的內心,花心思在當下

上帝尚且不去判斷我們每一個人的三觀。我們人類自己為什麼總是喜歡去評判別人。筆者另一篇博文提道:我們在戲劇人生中唯一要做的,就是如何 “揣摩角色,演繹好自我”別人的 “演技” 好壞與你根本無關。瞭解自己所扮演和演繹自己的角色,才是我們的人生中,唯一需要做的事情瞭解更多……>

先賢教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請留意它們的次序,是從自我為圓心開始,由內到外,從小到大,逐漸往外擴展。人格修煉的次序也是如此。瞭解更多……>

筆者的核心價值觀

筆者的核心價值觀 (Core value) 非常簡單, 它就是: “去愛, 去表達愛“。

啟示

最後,筆者想借用牛頓與哈雷的故事;伏羲的發現;以及作者的啟示來結束本博文。哲學觀念永遠都是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意識的碰撞遊戲。只有觀點與角度之別,並無絕對的對錯之分。筆者的見解僅供參考。

上帝是否存在?

據說,計算出哈雷彗星軌道而聞名於世的天文學家埃德蒙多·哈雷曾是一名無神論者。有一天,他拜訪牛頓並發現了一臺精致無比的太陽系模型,四面八方圍繞著中心的太陽對應分布著按天體秩序的行星。一拉曲柄,所有的行星就按照自己的軌跡有條不紊地運行。看到如此美妙的傑作,哈雷不禁驚歎地問牛頓此模型是何人所造?牛頓回答,沒有人所造,這只不過是這偶然的情況底下,各種各樣的材料碰巧地湊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哈雷說,無論如何一定是有人把它建造出來,而且他還是一位天才。這時候,牛頓拍著哈雷的肩膀說道:“這個模型雖然精巧,但是比起真正的太陽系來說實在算不上什麼!你尚且相信一定有制造它的人,那麼比這個模型精巧一萬倍的太陽系豈不是全能的神用高度智慧創造出來的?”哈雷此時恍然大悟,從此相信了神的存在。

大小宇宙

伏羲通過仰望天空和俯視自身,從而悟出大宇宙和小宇宙的秘密。人的身體就是一個小宇宙。是大宇宙的縮影。它揭示了天地開辟,乃至宇宙演化的精妙。無論是古代聖賢或現代智者,無不是參透了宇宙的奧秘;然後,選擇了自己人生的明確方向。

極性與振動頻率

意識本來就是從南極往北極盤旋而上、逐步認識與提高自我的過程。南極為負極, 相對人體內的脈輪意識為海底輪;北極為正極,即人體的皇冠輪。意識同時也是一種振動頻率。越靠近南極,其振動頻率就越低;與此相反,它越靠近北極,其振動頻率就越高。不同振動頻率的人與物都一樣,因為沒有產生共鳴;故難以和平共處。此乃吸引力法則使然瞭解更多……>

尋求真相

筆者也曾經以為,只有科學家才有條件探索宇宙。後來才發現,這是天大的謬誤。打開宇宙的大門行動,如同打開真理的大門一樣:”有尋方獲!”;而打開大門的鑰匙則是: “-無條件的愛!”。這兩樣法寶必須同時持有,缺一不可。這就是筆者的悟獲。

真相與上帝一樣,無處不在!唯尋方獲

……

上一博文:意識與思維在本質上的區別

下一博文:  靈魂、意識與脈輪的關系及演化

相關:  靈魂之旅什麼才是真正的自我活著的目的是什麼靈魂居住在身體哪一個部位上什麼是意識思維與意識的分別人的本質是什麼我們為什麼是人靈魂的本質是什麼?什麼是事實什麼是真相世間本質與生命實相智慧篇人類社會問題及根源靈熵增 – 沉夢者的探戈?, 意識家族思維家族

主題文章:生命實相概述靈魂心/身/靈複合體意識及層次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