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論,是筆者在從悟後起修中所學、所悟,并從發表一些文章、博客和心得後起,逐漸地形成起來的理論體系。在分享的過程中,自己又獲得了更多啓示,並更有系統地學習了一些相關的知識;於是,筆者毫不保留地把它們重新綜合、整理出來成爲 “自然法則” 的講座内容。並希望能夠能與更多人分享。

什麽是元論?

“元論 (Metasophism)”, 由米樂夫子先生所創的一種新的理論架構。它試圖以我們這個空間的線性語言,加上一些必要的詞彙和觀念去傳遞和解釋錯綜複雜(Convoluted)的宇宙真相,即(層層疊疊)存在一切。它包括了 “宇宙本質”、”宇宙秩序” 與 “生命實相” 的論述。它透過一種超越傳統智慧,被稱爲 “元學方法論述” 的學習方式,達成直覺 (Intuition) 與邏輯思考的結合。

元論的闡述,包含了令科學家們困惑的部分,它們包括但不限於:宇宙的誕生、時空架構、暗物質、暗能量引力的本質。還有,它們與意識之間存在的關係。儘管在過去一個多世紀以來,通過科學家們的不懈努力,人類基本上解開了許多物質的謎團。但它們只占不超過已知宇宙構成的5%部分;其餘的, 是科學家們認爲仍未認識部分,它們分別為:暗物質 (27%),和暗能量 (68%) 。

以上都是幾個世紀以來,哲學、神學、宗教、傳統科學(愛恩斯坦的廣義/俠義相對論)和量子科學無法達成一致的地方。元論除了有詳細的論述與解析外,還有可能成爲它們之間的橋梁。

元論强調:宇宙的真相,不是藏在維度,而是在密度 -它很有可能顛覆大家對宇宙與生命的認知!

. 什麼是元學,它與元論有何不同?

它們的主要區別在於:

  • 元學 (Metasophy) – 是指在元論的理論架構的基礎上,形成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目前,這個新的理論體系仍在不斷完善之中;
  • 元論 – 則代表了米樂夫先生所創造的一個全新的理論架構。它被認為是一門跨時空的、神秘且深奧的知識和理論體系。它是透過一種超越傳統智慧,被稱為 “花心思心法” 的學習方式,達成 “直覺 (Intuition)” 與 “邏輯思考” 的結合的平衡思考藝術 – 它是一門 “視界與思考範式轉變*” 的藝術。

到目前為止,無論是元論還是元學,它們尚未確立為被公認的理論體系。因此,筆者建議,無論在講座中 ”元論“ 或 “元學” 如何被提及。請把它們一概視爲:“元論”。

元論是米樂夫子在花心思文章與博客的基礎上,整理並發展而成的理論。“自然法則” 就是元論的主要框架。元論是米樂夫先生使用元学方法论述 (Metasophy Paradigm)”,即,通過提高振動頻率、擴展意識、掙脫 “矩陣思維” 的束縛 (諸如哲學、形而上學等已被定義的一些現有理論體系) 的方法, 從而有效地去探索宇宙真相。在探索的過程中,他又發現,自己對宇宙的真相的研究結果,居然與古代先賢和現代科學家們所發現的一些物理現象有高度的吻合性。於是,米樂夫先生把自己的發現整理出來,並以跨領域和跨時空的方法(包括一些量子物理學的)和現代語言,試圖去解釋存在一切的理論。它被稱爲:元學基本理論

“自然法則” 講什麽?

自然法則” 根據 “論、法、天、地、人、靈、道、路” 的觀念,分成以下八個章節,共約 70-100 講。前面五章闡述了宇宙中萬事萬物的起源與共生關係;後面三章,則是闡述生命與靈魂的目的,和提昇意識的方法。

  • 第一章:元論概述
  • 第二章:無限造物主
  • 第三章:宇宙法則
  • 第四章:多元宇宙
  • 第五章:生命形態
  • 第六章:生命的目的
  • 第七章:靈魂之旅
  • 第八章:元學方法論述

自然法則,從第二章一直貫穿到七章上。即令科學家們困惑的部分,它們包括但不限於:宇宙的誕生、時空架構、暗物質、暗能量、引力、意識,靈魂的本質。瞭悟了宇宙的本質後,對於宇宙其餘的謎團將會迎刃而解。

最後一章,筆者將會與大家分享自己學習和實踐擴展意識,與提高振動頻率的方法 -它是一個人從認識自我起,到瞭解宇宙真相必備的踏腳石。這是筆者認為是 “自然法則” 裡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部份。它被稱爲:“元學方法論 (Metasophy Paradigm)”

如果你對這些話題感興趣的話,請留意講座開播日期與時間安排。瞭解更多……>

元學與哲學、神學和新時代(NEW AGE)有何分別?

它們的主要區別在於:

哲學:依靠理性思維和邏輯探究,著重於普遍性和抽象性來建構認識和知識體系的;

神學:以宗教信仰為出發點,透過古典、傳統和神聖經驗來解答終極問題。神學則依賴信仰、儀式和神聖啟示試圖在解答人與神的關係以及終極救贖;

新時代:重視個體的靈性經驗和主觀覺醒,強調綜合多種傳統和現代靈性實踐。更依靠直覺體驗、身心實踐和靈性修行。力圖實現內外和諧與全面平衡。

元學:儘管在形式上更接近於後者,但是米樂夫(MiLOVE)先生把自己的體驗,包括所學、所悟、所得歸納起來,創立了一套獨特的、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去解釋宇宙存在的一切,並毫無保留地與大家分享。

米樂夫先生一再強調,他所分享的知識早已存在。所幸的是,他在不斷追求真理和分享的過程中,得到愈來愈多的啟示……。以他自己的話來說,它是自願成為無限造物主的信差。自己並非神選之人,而是選神之人。意識是:在神面前,人人平等。真相無所不在,唯尋方獲 (Seek it, you’ll find it)!

元學名稱及含義

米樂夫子先生發現,元論已經形成了一套能夠解釋存在一切的完整理論體系;它不僅揭示了宇宙的本質,它還可以用於闡明人類社會各種問題的根源。

筆者還留意到自己計劃開講的理論,并不在現代哲學和形而上學的框架之中,如此一來,就有必要找到一個更準確的詞匯來表達這一理論體系。

通過冥想的提示,加上斟酌再三,筆者決定啓用一個新名詞 “元學 (Metasophy)” 來表述這一理論體系。Meta 是一個前綴詞,在希臘字典裏代表了超越的意思;-soppy 則是智慧的意思。

元學理論的來由

如前所述,是筆者在從悟後起修中所學、所悟,并從發表一些文章、博客和心得後起,逐漸地形成起來的理論體系。在分享的過程中,又獲得了更多啓示,並更有系統地學習了一些相關的知識;於是,筆者毫不保留地把它們重新綜合、整理出來成爲 “自然法則” 的講座内容。並希望能夠能與更多人分享。

元學與其它學問的關係?

元學與其它學問、诸如科學、哲學、神學和形而上學的關係無異,猶如匯入智慧無限大海裏的涓涓小溪或濤濤的江河。

探索真理的不同路徑

元學跟隨創造的路徑去理解宇宙存在的一切 (從上到下的啓迪);科學使用物理的方法去證實或證僞存在的理論 (自下而上的探索)。使用科學方法去理解上帝的創造,猶如研究飛碟逆向工程一般困難。尤其是單從物理的角度去觀察宇宙更是如此。

物理方法的困惑點,主要在於宇宙的奇點 – 宇宙的奧秘正在此!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不相容之處,恰巧也是在宇宙奇點的理解上。元學認爲,宇宙有兩個基本奇點:1)創造點;2)分合(精神/物質)點。

奇點,既不是起點;也不是終點;而是無限循環的奇點。迄今爲止,神學、宗教、哲學與科學之間對於宇宙本質的認知仍然受困于此。筆者聲稱,他將在講座中解開它們神秘面紗。

對於這兩個奇點的理解,有助於揭開黑洞、暗能量、暗物質、引力意識,等 – 這些困擾科學家們數十年的謎團。即宇宙本質之謎。解決了宇宙本質之謎後;粒子的叠加態,和原子的糾纏態(雙窄縫實驗的波粒二象和薛定諤的貓)的困惑也就迎刃而解了。宇宙的真相有可能因此被解開!

試想一下,爲什麽除了數學家歐拉 (Leonhard Euler) 以無窮級數求和 (Infinite series summation) 方法得出1 + 2 + 3 + 4 + 5… = – 1/12 的結果之外,還有黎曼和拉馬努金,G. H. Hardy,阿貝爾、Cesàro、Borel 等人,也在發散級數求和 (Divergent series summation) 方法以及不同層面上對證明和解釋這一結果? 你認爲這個結果與其它 “無限” 有關係嗎,比如説:”無限造物主” 與 “奇點“?純粹是巧合?

證實與證僞

元學的探索路徑也是可以被證實的,但它必須是以提高振動頻率的方式爲基礎,學習如何敞開懷抱去接近真相,並逐漸形成新的價值觀。最終,你將能夠在不同的矩陣思維模式(matrix)中自由切換,從中收穫良多。

筆者就是使用冥想中的沉思(Muse)與邏輯思考相結合的方式,即,先是通過長期的訓練去提高振動頻率;然後,再去學習如何接通宇宙意識 (俗稱阿卡西記錄) ;再進一步,你就會發現先賢們也是以同樣的方法去理解宇宙、自然和生命的。這種方法,也如科學實驗的方法,理論上是可以複製的 (這是一種循環往復,不斷學習和不斷提高的過程。每一個人的體驗都有可能不同。這正是宇宙的奧秘之處)。

科學家們使用物理和數學的方式去推導同樣的課題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尤其是在物理的層面上。但是,一旦觸碰到超出物質範圍的實驗,物理的方法就無法解開上述的難題,至少到目前爲止如是。

這説明了什麽呢?筆者認爲,這個宇宙的物質是由能量所構成,物質乃宇宙整體的一部分,不瞭解能量,我們無法瞭解宇宙。任何單一或分離方法行不通。比如單用物理實驗方法,請謹記,物質只占宇宙的5%部分。

證實與證僞并非探索宇宙真相唯一路徑。假設法庭判案只用單一的科學方法,恐怕有許多案件無法審理。在現實中,法庭判案也采納檢控方使用鑒證科學與邏輯推理分方式來審案。難道科學不能藉鑒嗎?

科學與元學

科學與元學應相互輔助。科學可以藉助元學的觀念去深入探討精神領域;元學者也應該用嚴謹的科學態度去表述元學的觀念,兩者將會相得益彰。單用任何單一的思維與方法都有可能以偏概全

筆者認爲,元學將有機會填補這一空白區域(暗物質/能量、引力等)。希望有開明的物理學家與筆者聯絡。讓我們打破疆界、共同合作、一起去解決跨界學術上的難題(元學 + 物理學 = 元物理學/形而上學?)。

宇宙觀

一個人提高振動頻率後,他自然能夠跳脫 矩陣思維 的束縛。一旦心智得到擴展,你的視野也會隨之拓寬。此時,你就有可能擁有從雜亂無章的信息中,尋找到有用知識的能力。

宇宙觀的改變,有可能會改變一個人的世界觀;一個人世界觀的改變,會影響其價值觀和人生觀;一個人的人生觀改變,他的命運也隨之改變。一定數值的集體人生觀的改變,可以改變整個地球的演化進程。

宇宙智慧

元學的基本理論,并非米樂夫先生所獨創,而是存在宇宙中的智慧無限能量的一部分,即宇宙意識。

元學並非個人智慧,而是古今智慧的彙編。只是在當今的學術環境下無人願意去探究,而筆者恰好在此領域探索、思考和研究……希望有更多有識之仕參與,讓元學來填補哲學、形而上學和神學留下的空白。

宇宙意識乃人人都可以企及, “創造法則”自然法則也許能夠助你拓展視野。拓展自身意識,是唯一的方式瞭解更多……>

質量、能量與信息

你擁有什麼振動頻率,你就擁有同樣質量的意識;同時,你就擁有與你意識質量相匹配的能量和信息;一切都是能量,萬事萬物都與振動頻率相關。

(敬請留意播出時間)

———————————————

新時代的缺席者 (網上摘錄)

哲學本應是科學的前沿學科。 然而在科學大爆發的20世紀100多年來,哲學幾乎缺席了。科學是哲學的基礎。 結果,自然科學幾乎變成了科學家們圈內唯一的哲學。

這是一個科學和哲學都雙雙陷入迷惘的時代,哲學跟不上科學的發展腳步;科學也無法獲得哲學的指引。(上述評述非常精闢)

筆者稍加補充:除了哲學之外,形而上學也缺席了。至少它們都掉隊了!究其因由?是時間、空間、語言、文化、宗教、權威等因素,形成了人類今天知識結構的結果,還是簡單的形變結果(上述其中之一、兩選項,還是全部)?

爲什麽會發生這種情形?這不正是人類的共同困惑嗎?!

———————————————

*視界與思考範式轉變 – 將會在第八章:“元學方法論述 (Metasophy Paradigm)” 一章裏分享。

———————————————

愛與光

米樂夫子
一名上帝的謙卑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