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physics 是由 Meta 與 Physics 兩個單詞組建而成。前者翻譯為“元”;後者為 “物理學”。它的來源,最早追溯到公元前三百多年,由亞里士多德 (Aristotle) 使用。他把 Metaphysics 稱為首要哲學和首要科學。哲學除了被亞里士多德認為是全部科學之母之外,也得到了一些包括愛恩斯坦在內的主流科學家認可。

據說, “Metaphysics” 的中文譯名 “形而上學” 是由日本明治時期著名哲學家井上哲次郎,根據《易經·繫辭》中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一語之引用翻譯而成的。至今,仍被接受並廣泛使用。

相對而言,筆者更喜歡把它翻譯為 “元學” 或 “玄學“。因為,元 (Yuan),在中文裡 “元” 代表根本、基本的 (basic); 主、主要、初、原 (primary);和第一、首先, 首、頭、元 (first) 等意思。 “元” 也可以被稱為: “宇宙元 (Metaverse)”。瞭解更多……>

在英語中 “Meta” 是字首、詞頭或前置詞 (Prefix) 表示有變化的意思。比如說,Metamorphose 意為變形、變質;Metabolism 則為代謝,新陳代謝的意思。這些都是比較靠近 “元” 形變或變貌的意思。中國人 喜歡用 “玄” 字來表達神秘的東西。故此,筆者認爲把 Metaphysics 翻譯爲“元学”或“玄学”更簡而優。未去瞭解之前,“玄学”表達了其神秘性;深入瞭解之後,“元学”更爲貼切。兩者相得益彰。

筆者認為,是時候把 “Metaphysics” 翻譯為 “元學” ,並為其正名了。如果已有先行者的話,筆者實屬孤陋寡聞。筆者對 “形而上學” 的翻譯,不太滿意之處在於:其一,翻译除了不够忠于原文(如上所述)之外;其二,形而上與形而下的 “上” 與 “下” 也不夠準確。無形的東西並不等於在上;同理,有形的東西也不一定在下。無形的東西既可在上,也可以在下;它們也可以包含在內、在外(within or beyond)的意思。形而上/下乃古人對天、地的敬畏之情的尚且可以理解;但對於現代人來說,把 “Metaphysics” 翻譯為 “形而上學” 就不夠嚴謹了。

約定俗成。在 “Metaphysics” 翻譯還沒有廣泛接受為 “元學” 之前,筆者還會同時使用 “元學” 、”玄學” 和 “形而上學” 。

“易經.系辭” 是這樣說的:“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對此,朱子解釋為:“形而上者,無形無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狀是此器”。

筆者以白話文解釋:”您能看的見的東西,比如說我們的物質世界 -屬於 “形而下” 的東西;您看不見,但又真實存在的事物,如人的經絡、脈輪、精神等的東西為 “形而上” 者。

形而上學是一個多維、立體觀念的宇宙科學知識。阿卡西記錄則是宇宙檔案 (Archive) 館。

形而上學是探究 “本源” 的哲學概念,是隱藏於形式背後的屬性與內在本質的研究。在時間/空間或宇宙(高密度)空間中,一切皆為能量;形而下是相對形而上而言,它在空間/時間或物質世界裏,我們肉眼看得到的東西,是物質、是有形的東西或生命。但物質/生命也是不同形式的能量/體。

佛陀曰:凡所有相皆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花心思理解為:通過眼、耳、鼻、舌、身、意去感知都是假象,是俗諦;如果明白宇宙中一切皆為能量,在高密度的空間/時間中,一切無相。此乃宇宙觀, 是真諦

意識決定了一切。瞭解更多……>

 

形而下之“精神枷鎖”

形而下之 “精神枷鎖” 與 “閉卷考試“、神秘罩紗精神失憶症孟婆湯” 等詞同義。瞭解更多……>

 

參考:上帝的視角 | 以太/宇宙視角